大众网记者 司心鹏 报道
新葡的京集团352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共有骨干成员20名,其中专职实习指导教师3名,企业兼职教师3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5名,占75%,“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有五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3名。这支教学创新团队以高度的专业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的教学理念,为新葡的京集团352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成长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铸就高素质教师团队
图1 团队主持人宋健获评山东省先进工作者
团队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爱护学生,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教,广受师生好评。团队成员中拥有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1名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1名山东省优秀教师、2名山东省先进工作者、2名山东省最美劳动者。
图2 团队教师获评学校师德标兵、最美教师
聚焦产业前沿需求,精心培育机电专业群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专业、省特色专业、省示范专业、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依托专业、省“3+2”职业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群核心专业、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核心专业。学生参加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组装”赛项国际赛获得铜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0.73%。主持省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2项,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莱芜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项。
图3 团队教师高慧指导学生参加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组装”赛项国际赛中荣获铜牌
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共创育人新篇章
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学院牵头成立全国机械行业i5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牵头成立的济南市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职业教育集团被评为山东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与青岛海尔集团等企业打造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让专业真正“长”在了产业链上。
图4 团队教师实践教学
完善实训设施体系,打造国家级实训基地
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设备齐全、资源丰富、功能完善、体系健全,是国家级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机械行业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基地建筑面积8800多平方米,拥有各类高端机床设备200多台套,拥有FANUC、SIEMENS、i5、华中、广数等5种数控系统;是山东省高职院校中唯一的省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唯一同时拥有生产型桁架智能制造生产线和柔性关节机器人智能制造生产线的实训基地,唯一按照智能工厂管理模式建有WIS智能车间管理系统的车间,实现了车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拥有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实训中心、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实训室以及机械、电子、PLC控制等基础实训室43个,实训设备总值11000元。
图5 团队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泰国学生操作工业机器人,推动职教出海
图6 团队教师虚拟仿真教学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丰富教学资源内涵
根据专业服务面向和对应的职业岗位,优化了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统一搭建了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平台,如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岗课赛证融合,融入大赛、职业资格标准、岗位要求,设置电工技术、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等专业课程。构建了“提升素养、丰富知识、锻炼技能、拓展创新”四位一体的“平台+方向”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累计制定了22部课程标准;建设了9门优质核心课程;出版了16部教材;建设了12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成了1个省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了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推行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宋健老师主持的《“协同、联动、贯通、衔接”基于“课程群”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研究工作,从源头上厘清了“校企协同、 整合优化”的一体化课程群建设思路,构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提升素养、丰富知识、锻炼技能、拓展创新”“四位一体、交叉融合”的课程群,荣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