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在师范学院毕业后,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蠢蠢欲动”走上了三尺讲台,开启了“一半诗心一半匠心”的教育之旅。30多年来,我一边仰望星空,一边脚踏实地,在几百上千次“与学生的遇见”中,不断探索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灼灼璞玉,静世芳华,其价几何?作为一名教师,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唯穷尽才华锤炼三重境界,方能遇见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学生。
入境:博学笃行,务实求真
当教师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教什么”。
从教之初,我教的是中国革命史。历史不同于文学作品,所有故事都必须真实可靠,不能篡改,更不能杜撰,于是我将教材视为唯一资源,丝毫不敢增减。课堂上,我像教材的传声筒,这让课堂显得寡淡无味,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后,我开始尝试加入一些课外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融入教材,把历史讲成生动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也跟从前大不一样了。
有了重组教材的经验,2015年,时值我教“应用写作”,我参与了省教育厅三年中职和五年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并按照新的课程标准主编了山东省三年中职《应用写作》通用教材。该教材全部采用“情境导入”的方法引出新任务、完成新任务,深受学生喜爱。
编写教材对我的最大帮助是使我懂得了“让学生听得下去”的重要性,对“教材只是个例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后,密切关注学生的学情和需要成为我的备课习惯,同时把自己的生活阅历、思想修养、知识积累、工作经验等全部融入教材,融入教学全过程,成为我对自己的新要求。
破境:转变角色,择机而教
当教师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是“成就谁”。
刚踏上讲台时,我跟所有年轻教师一样,忙于显示自己的强大,表现为知识结构多样、备课充分、语言规范、课堂上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我逐渐意识到:教师的“强”无形中掩盖了学生的光芒 ,就像一个孩子在强大的母亲面前永远是“母亲的孩子”,而不是他自己。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而不是显示教师的强大。 我开始调整自己的位置。课前,我备教学内容,也备学生;课堂上,我不再唱独角戏,而是根据课前设计,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有时候,我站在学生前面,遇物而诲,择机而教,做一个引导者;有时候,我站在他们身边,促膝长谈,耐心倾听,做一个陪伴者;有时候,我站在他们身后,藏巧于拙,乐于示弱,做一个陪衬者;甚至有时候,我会跟学生交换角色,让他们讲给我听。一个学期下来,我看到了学生的变化:他们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信任我、尊重我,甚至跟我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
教师的高光时刻绝不是站立在领奖台上收获鲜花和掌声,而是不管在哪里都能收获亮晶晶的目光。学生眼里有光,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奖赏;学生眼里有光,我们的教育就有了力量。
至境:授人以渔,教为不教
“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是教育家叶圣陶的著名教育思想,也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最近几年,我教学生写作课。课堂上,写作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能写作。怎样让学生自己能写作?我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教会学生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二是教会学生掌握写作规律。带着“写作规律”去看文章,就像有了一把量尺,不但知道某一篇文章好,而且说得出好在什么地方;不但知道某一篇文章不好,而且说得出不好在什么地方。希望学生写成什么样的作文,就给学生什么样的范文,让他们模仿范文进行写作,并逐步由最初的模仿走向自由写作。
为更好地引导学生自由创作,我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深入生活,到基层采风、调研,加入市作协、省作协向优秀作家学习,还多次邀请省内有实力的作家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作家,真正走进写作。
我很喜欢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话:“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石块遇见水,变成了最美的鹅卵石;学生遇见教师,会变成什么呢?可以肯定地说,教师如果达到以上三重境界,那学生一定是熠熠闪烁的金子!